济南社保公积金代缴服务热线:0531-82636361
济南社保服务网

济南社保服务网 > 社保新闻 >

养老金名义账户的要害在于养老保险记账利率

2017-06-20 16:56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358 次

济南社保服务网(www.jinanshebao.com)06月20日讯,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号发表长文《中国的社保制度,离公平太远了》,谈到中国社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他认为出路在于建立名义账户,扩大个人账户。

将目前养老金个人账户由积累型改为名义型,是近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所谓名义账户,就是说,个人账户的资金不再积累,现收现付给已经退休的职工,但是国家承认账户的金额,并设定一定的利率专门记账,等到缴费者将来退休的时候,将本息分月还给缴费者。

是否将积累制改为名义制,至今国家并无正式的文件,但是,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在的现实问题,使积累制名存实亡,记账制木已成舟。形势比人强,恐怕不实行名义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个人账户积累制的弱点,一是容易被挪用,二是如果不被挪用,巨额资金很难保值增值。也就是说,无论空账实账,都存在巨大风险。目前,个人账户被挪用于现收现付,形成的空账的规模已经超过4.7万亿元,国家已经没有如此巨大财力一举做实空账;另外,正如郑秉文以及其他一些支持名义账户的专家所说,如果做实空账,在我国目前极不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七八万亿元资金的保值增值也是不可想象的难题。所以,现实的选择就是放弃积累制,实行名义制,不再做实空账,而是做好记账。事实上,如果参保者利益不受损害,那么无论积累制还是名义制,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名义制也有风险。一是有关方面背弃承诺的风险,很可能今天承认你缴了钱,明天变脸不认账了。二是利率设置的风险。如果记账利率设置不公平,或者图谋利用记账利率消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初即已被拖欠的,造成今日养老金巨大亏空的转型成本问题,则名义账户制可能是另一种陷阱。

名义记账利率,应该怎样设置呢?目前,各地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同,有的地区参考同期的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有的地区是参考上年度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居民消费价值指数的因素确定记账利率。其中,较多的是按照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以1.75%记账;有的甚至更低,如山西2015年的记账利率是1.5%。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记账,这个利率实在太低了。个人参加社保缴纳的养老金,实际上是一种强制储蓄,但它本质上仍然是职工个人的财产,但这种个人财产被强制锁定而不能自由支配,一个参保者即使在退休前得绝症,他也无法拿出这笔钱来救命。这种强制锁定实际上大大降低了财产的价值。通常的道理,这种被锁定的存款,其利率必然要远远高出一年定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作为补偿。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锁定存款达到几十年之久,那是极不合理的。

此外,有专家还建议按照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的资金收益率作为记账利率。这不但不合理且有巨大风险。名义账户被记账的资金已经现收现付给当期退休的人,并未投资经营;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际投入运营的个人账户资金数量非常小,其收益率也没有理由作为名义利率的参考。而且,社保基金运营养老金的收益率会有很大波动,很可能带来严重风险。6月13日正式公布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16年度)》显示,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319.40亿元,投资收益率1.73%,比1.75%的一年期定期利率还低。虽然有人说去年的低收益率不是普遍的,此前多年的收益率高于这个数字。但千万不要忘记,即使是成熟的资本市场,有盈有亏,大幅波动也是常见的,更何况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风险更大。将人们的养老金名义记账利率与此收益率挂钩的建议,是极不负责任的。

最合理而可行的记账办法,就是实行指数化,与工资增长率挂钩。每年工资增长率是多少,名义账户的利率就应该是多少,或者在工资增长率的基础上,给一个固定的折扣,比如80%等。名义账户利率与工资增长率挂钩的道理在于,这种办法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保护参保者的利益。这里做个简单的论证:假设今天你的工资是1万元,个人账户缴费率是8%,就是800元。如果工资以每年8%的增长率增长,30年后你退休领取养老金,而那时社会平均工资已经达到10万元,个人账户平均缴纳的养老金就是8000元。这就是说,你在工资1万元的时候缴纳的800元,与30年后工资达到10万元时的8000元基本是等值的。你今天缴纳800元,记账金额在30年后就应该是8000元。这正是名义账户与工资增长率挂钩的体现。这种挂钩不但避免资金贬值,而且也是非常公平的。

由于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是一个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期不断的累积和计息过程,微小的利率差别,最终都会带来巨大的待遇差异。我们不妨再做点简单的计算。假定你现在月收入1万元,每月工资8%的养老金800元。如果名义账户的记账利率是2%,那么,经过30年后大致是1448元,做不到翻番;如果是6%的利率,则是5743元,可以达到最初缴纳的7倍;如果利率是8%,则有8000元,是最初缴纳金额的10倍。由此可见,不同记账利率带来的最终收益的巨大差异。正是由于存在如此巨额的差异,一些力主实行名义账户的人,却心怀叵测,建言通过压低记账利率,消化巨大的转型成本,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无形中消解国家对养老金转型成本的巨额负债。

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31号文《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其中规定:“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研究确定,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这个办法的亮点,就是规定记账利率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因素,且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但职工工资增长被考虑的程度如何,占怎样的比重,尚不明确。

按照该办法,每年的记账利率于“每年6月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公布”,今年的记账利率到底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应该很快就有答案。

(文章来源:济南社保代缴公司)

------------------------------------------分隔线------------------------------------------
特别说明

转载文章《养老金名义账户的要害在于养老保险记账利率》请注明出处:
济南社保服务网|www.jinanshebao.com谢谢!